張洵[教師]

張洵 男,1945年10月生,甘肅省天水市人。內蒙古廣播電視大學阿拉善盟分校副教授。1968年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大學中文系,從事教學工作30年,兼任內蒙古遠距離教育學會理事,《廣播電視大學學報》編委會委員。

基本信息

清史文載

張洵,字肖眉,錢塘人。鹹豐二年進士,改庶吉士,授編修,命在上書房行走,文淵閣校理。十年,粵匪由安徽浙江杭州省城被圍,巡撫羅遵殿奏入,洵請假省親。上召見,垂詢浙省軍情。洵抵浙江杭州失而旋復。先是洵母談氏,因賊逼杭城,率洵妻施氏,洵子惇典、從典、敘典、念典,女喜姑闔門赴水,被救得不死。施氏即命惇典、念典等護其姑出城。賊至,施氏遣喜姑先投井死,自率敘典躍池中殉焉。杭州將軍瑞昌以聞,上嘉施氏孝義兼全,下部旌恤。尋,洵母自以老需人侍奉,為洵繼娶勞氏。未幾,丁母憂,洵省城無房產,僦居於仁和縣永泰鎮
十一年,賊大股復犯浙江,餘杭、蕭山相繼失陷,省城被圍。洵念受恩至重,不忍坐視,乃自永泰鎮挈眷赴省,與官紳籌守御;並謀諸巡撫王有齡,會合駐防兵,力通江路。顧賊勢張甚,圍城兩月餘,城陷,洵與勞氏、惇典、從典、念典皆死之。洵兄濂之妻李氏及女九姑,亦先後殉焉。方城之垂陷也,洵聞警,即索衣冠北向叩頭畢,賦詩三絕,有“白雲堆里吾將去,前輩風流有戴公”之句。書竟,授仆張升,遂投井死。
同治元年,太常寺卿許彭壽以聞,以“一門六口,同時殉難,實屬深明大義,忠烈可嘉”褒之。八年,國子監司業孫詒經復請加恩予謚建祠,允之,諡文節。

絕命詩作

絕命詞三首
血戰孤城力已窮,席前借箸竟無功;白雲堆里吾將去,前輩風流有戴公。
往事追思淚泫然,妻孥三命赴清淵;而今收拾全家去,地下重教骨肉圓。
篋內猶存御賜衣,澄懷風景已全非;微臣雖死心猶在,化作杜鵑向北飛。

相關詞條

相關搜尋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